2011-2016年学院教师代表性论文成果
序号 | 作者 | 论文名称 | 发表刊物 | 发表时间 |
1 | 刘同舫 |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 | 中国社会科学 | 2012年第8期 |
2 | 刘同舫 | 启蒙理性及现代性: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 | 中国社会科学 | 2015年第2期 |
3 | 刘卓红 | 唯物史观创立进程中的马克思早期文化批判研 | 马克思主义研究 | 2013年第8期 |
4 | 陈金龙 | 关于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的思考 | 马克思主义研究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| 2014年第2期 2014年第9期 |
5 | 周建伟 | 历史唯物主义审视下的中国道路 | 马克思主义研究 | 2014年第8期 |
6 | 关 锋 | 生产力的多种维度和决定论的多种表现 | 马克思主义研究 | 2015年第9期 |
7 | 周连顺 | 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述评 | 马克思主义研究 | 2016年第9期 |
8 | 张青兰 | 主体问题的存在论本质 | 哲学研究 | 2011年第8期 |
9 | 关 锋 | 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和微观政治学 | 哲学研究 | 2011年第8期 |
10 | 刘同舫 | 从显性到隐性的主奴辩证法 | 哲学研究 | 2014年第1期 |
11 | 尹树广 | 马克思与现代政治 | 哲学研究 | 2015年第2期 |
12 | 张青兰 | 科技与风险:正常与例外的交叉与重叠 | 哲学研究 | 2016年第2期 |
13 | 关 锋 | 为自由的民主计划和社会技术 | 社会学研究 | 2013年第1期 |
14 | 刘同舫 | 罗尔斯教育公正理论情结及方法论原则批判 | 教育研究 | 2012年第1期 |
15 | 刘同舫 | 康德道德观及其对现实道德教育困境的开解 | 教育研究 | 2014年第4期 |
16 | 陈金龙 | 论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建党纪念活动 | 中共党史研究、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| 2011年第4期 2011年第12期 |
17 | 陈金龙 | 中共纪念活动与党史文化的建构 | 中共党史研究 | 2012年第11期 |
18 | 陈金龙 | 党内政治生活运行的内在逻辑 | 中共党史研究 | 2016年第11期 |
19 | 尹树广 | 马克思的实践伦理思想与正义 |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| 2013年第11期 |
20 | 陈金龙 | 邓小平与中国改革话语的建构 |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| 2014年第5期 2015年第1期 |
21 | 周建伟 | 论党内政治生活的内涵、要素与功能 |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| 2016年第6期 |
22 | 陈金龙 | 试论毛泽东的制度自信 | 教学与研究 | 2013年第11期 |
23 | 刘卓红 |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观的当代释读 | 教学与研究 | 2015年第8期 |
24 | 周建伟 | 中国共产党人民话语建构的原初语境与曲折发展 | 教学与研究 | 2016年第9期 |
25 | 关 锋 |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创新 | 教学与研究 | 2016年第11期 |
26 | 关 锋 | 曼海姆的社会技术思想解析 | 自然辩证法通讯 | 2014年第5期 |
27 | 童恒萍 | 从格致到科学:以严复、梁启超为例 | 自然辩证法研究 | 2013年第4期 |
28 | 刘 梅 | 文化分析范式和研究策略 | 哲学动态 | 2014年第12期 |
29 | 尹树广 | 国外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发展概况 | 国外理论动态 | 2014年第5期 |
30 | 许 冲 | 论《联共(布)党史简明教程》的文本逻辑及其影响 | 科学社会主义 | 2015年第1期 |
31 | 许 冲 | 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建构 | 科学社会主义 | 2016年第3期 |
32 | 关 锋 | 国家行政的凸显和“个体的政治技术” |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 | 2015年第6期 |
33 | 关 锋 | 生产方式的政治解读与“政治马克思主义” | 南京大学学报 | 2016年第4期 |
34 | 魏则胜 | 作为核心价值观的自由理念——以西方为视角 | 伦理学研究 | 2013年第1期 |
35 |